000317ji_1.jpg 
【校訊記者 羅皓恩報導】「希望學生畢業的時候都能帶著一雙『隱形的翅膀』,知道自己長遠人生要往哪裡去。」政大書院客座教授季淳說,書院博雅教育不見得幫助學生很快找到工作,但卻能培養學生曉得如何安身立命,開闊人生長遠思維,這是一輩子真正需要的能力。

面對現代社會的複雜多元,光有常識、專業知識已經不足以應付,因此各大學紛紛強化「通識」。然而,包括季淳在內許多學者認為,光是「通識」還不夠,更應加強「明識」(enlightenment)拓展視野,然後才能培養真正具「膽識」的新青年,有了膽識,也才能明白自我定位、進而影響社會。

政大從三年前成立政大書院,開始推動「博雅教育」。然而,「博雅教育」究竟是什麼?和行之有年的「通識教育」又有什麼不同?

乍聽之下,如果望文生義,一般認為「博雅教育」就是又「博」又「雅」的教育,因此必須涵蓋各種學科、而且還得包括藝術文化等訓練以修身養性。季淳解釋,其實「博雅教育」英文原文是「Liberal Arts Education」,簡單說就是各種人文、哲學、科學教育等形塑自由人思想智識之學。依照東吳大學前校長劉源俊的翻譯,又可稱為「開明之學」。

不同於通識教育是各種學科知識的集合,季淳簡單區別,「通識教育可以教,博雅教育不能教」,不同於可以在教室中討論的通識教育,博雅教育著重提供師生間廣泛親密互動的學習環境,提供個別化的指導,讓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成長。

他進一步闡釋,如果通識教育是「形」,博雅教育就是「神」,有形不一定有神,但是有神一定有形。「形」是可以複製的,但「神」卻不容易,也因此,光是想要學習其他學校、其他文化下的博雅教育模式,通常不容易成功。

近代西方博雅教育的始祖,一般以哈佛大學為標竿,但回歸中國傳統,宋代就有馳名的四大書院。更往前推,季淳以為,至聖先師孔子率領72弟子周遊列國,老師和學生親密互動、因材施教,更是博雅教育的典範。

古代的私塾教育,套用至今天的教育體制上,或許已經不容易重現,但掌握這樣的精神,政大書院期待至少創造學生一個能充分自主學習的環境氛圍,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援,讓學生在專業教室外,從生活中就吸取更多養分,回歸教育核心價值,真正學習經世致用的「大學」。

政大書院不是國內大學第一個書院,過去幾年來,博雅教育逐漸受國內高等教育界重視,包括東海、中正、清華、交大、高醫、亞洲大學、中華大學等都陸續設置書院並累積許多成果。然而季淳發現,由於過去國內書院直接延襲國外傳統,沒有主題方向,容易失去目標,學習也難以聚焦。經過14個月的規劃設計,從新學年度起,在新生書院外,政大正式推出「主題書院」,聚集志同道合的同學們加入,在明確主題下,養成博雅精神。

主題書院計畫由「國際發展書院」和「X書院」打頭陣,後續還將成立5-6個書院,期望短期內約能容納半數政大生在專業教育外,同時接受書院博雅教育薰陶。季淳強調,主題書院並非和專業科系重疊,但提供更多行動實踐機會,並著重學生自發學習成長。

他舉例,以「國際發展書院」而言,為了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第一學期必須修習「全球化與台灣」課程,在老師帶領下,以台灣角度思考全球化問題,但更重要的是,下學期的「行動實踐」中,同學們就必須集體分工,舉辦高中生國際化夏令營或國際會議,展現他們平日所學成果。

不同於一般學會或社團舉辦活動,季淳要求書院學生必須從環境分析、活動設計等方面一手包辦,夏令營後,還要能影響高中生們回到各自校園中繼續散播國際化種子。

為了培養學生能獨當一面的能力,書院教育從平時環境營造就開始紮根。所有書院不但必須集體住宿,還必須參與包括導生雙週會、英語論壇、團膳等各項院內舉辦的活動,增進師生間親密互動。

「一起吃飯是很重要的」,季淳說,一般學生見面吃飯,可能只是漫無主題地聊天、發洩情緒,非常浪費時間,如果能在導師帶領下,讓不同科系的學生能聚在一起,有條理地分享所學或討論事情,很多有意義的討論就能自然而然發生。這樣的次數也許不多,但在書院教育中卻是很重要的環節。

藉由一起吃飯、集體住宿,政大書院期待成為學習的「7-11」,讓學生能夠整天浸淫在學習的環境中。

不同於專業教育,書院教育著重導師和學生親密互動,就現實層面來看,「人力」是最大的挑戰。以現行大學教師被賦予的教學研究責任之重,能夠長期投入書院陪伴學生成長者實在有限,對此,季淳計畫召募博士級輔導人才投入,目標以一人帶領30位導生比例,提供小班精緻化輔導。

「希望可以成為政大教育的特色」,季淳不否認,上了大學才培養「博雅教育」的理念和精神,其實已經太晚。以美國教育來說,從小就訓練小孩思考和表達能力,能夠知道自己的方向,也從中培養品德和品味,因此美國大學畢業生也許沒有很多證照,也不見得能立即就業,但學校更在乎學生「mid-career」(中程職涯)的發展,認為那才是一生的事。他期待政大既然擁有從幼稚園到博士班一貫教育,能夠至少從附中開始,就推動博雅教育,一點一滴塑造不一樣的政大人。

「書院教育的關鍵是環境」,季淳很清楚,要落實博雅教育成效,不是只靠書院宿舍內的努力,必須全校從行政到教學各環節一致配合,齊心認同博雅教育理念才能成功。他坦承,博雅教育的成效沒有那麼容易立竿見影,現在一切付出的果效也很難說,但「有做總比沒做好」。

秉持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精緻化的理想,季淳和工作團隊展現熱忱,期待在全政大的努力下,能夠創造一個合適華人社會、因地制宜的書院環境範例。面對這樣龐大的社會工程,「我告訴學生,這一代不能完成,將來你們當父母,一定要這樣教育你們的小孩,鼓勵他們重視書院博雅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國際發展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