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淳4.jpg  

【記者黃芮琪報導】「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每天可能至少會和5個來自不同地區(國家)的人一起生活,想像一下,那會是什麼樣子?」政治大學第一屆「國際發展書院」拋出這樣一個問題,點明多元文化在生活環境中的劇烈流動。為使學生更貼近國際議題、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穩腳步,以博雅教育為根基,首創主題書院,即是政大跨出的新一步。

從「平等」概念出發 鼓勵學生接觸多元文化

「政大身為人文社會科學的重鎮,應該要關注社會不公不義、不平等的問題」,政大書院客座教授、國際發展書院總導師季淳認為,「分配不均」是當前世界的重要問題,因此「平等」的概念可以做為設計書院主題的一個重要選項。他進一步說明,不均衡的情況可從國際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發展與科技發展等面向討論,「發展」便成為主題書院的首要核心概念,而配合政大致力於朝向國際化邁進的目標,「國際發展書院」就此誕生。

季淳強調,「國際化」與「多元化」並非要踏出國土才能學習領會,近年來台灣社會不僅群族意識高漲,新移民人口也不斷增加,「在島內就需要培養對多元文化的包容、適應與欣賞能力,更遑論出國。」他也認為,政大擁有大量國際學生,校園幾乎形成世界的縮影,學生們在當中可感受到國際化的迫切與必要性,而為了成為未來的社會領導人才,「接觸不同文化」已成為大學學習中的重要課題。

宿學合一 「糧食危機」、「犀利人妻」都可入辯論議題

從第一門必修課「全球化與台灣」開始,書院學生必須學習透過大量辯論來了解全球議題。季淳表示,三小時的課程中只進行一小時的講授,其餘二小時則由老師帶領同學進行討論,「大量辯論以激發各式思維」將是書院課程與一般通識課程首要不同之處。

「全球化與台灣」將納入全球化的經濟、貿易、民主、安全、人權、能源、氣候、糧食、文化與傳播等子題,「語言訓練之外,我們更重視談話的素材」,季淳指出,有些學生受媒體影響,可能僅是粗糙地從漫畫、電影中接觸世界文化,然而以培養世界級的人才為目標,除了語言能力,更需要廣泛地處理全球議題以累積學生的對話能力。

他認為,同學們其實都具備對世界文化的好奇心與渴望學習的動機,但缺乏討論環境。為打造合適的學習圈,同時呼應書院教育中「生活教育」的核心理念,主題書院學生將透過為期一年的集體住宿、參與導生聚會與團膳等活動,從生活中延伸可探討的議題、同時將對時事的關懷與敏銳度內化於生活中。

季淳表示,一起吃飯時的對話時光是書院教育中的重要環節之一,讓學生們試著脫離「吃飯配電視、看八卦」的習慣。但他也強調起步時不宜目標過高,「若像孔子問:『盍各言爾志?』或刻意談『利比亞革命』,大家可能會消化不良,那我們可以來談『犀利人妻』啊!」從簡單的議題著手,季淳認為,討論的角度決定話題的深度,電視劇同樣可談家庭結構、第三者現象等社會問題,他也相信在如此潛移默化中,日後便能自然而然地產生許多有意義的討論。

在課堂學習與住宿生活之外,「國際論壇實作」與「國際歷練」讓書院學生以行動實踐日常所學。季淳指出,國際歷練的申請管道原則上仍依循政大既有的資源,但書院將有專人協助申請流程、並有系統地進行輔導,使同學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提出申請,進而累積良好的海外經驗。

書院教育著重師生互動 盼能春風化雨

季淳強調,主題書院與專業科系、學分學程、通識課程至少有三點不同:首先,書院課程的理論性較輕、實作層面較高;其次,課前課後的討論與辯論佔有重要部分;再者,書院課程本身潛在一個實踐博雅教育的高遠目標,「這些課程都是載具,書院教育的重點不在主題本身,而是透過主題來培養師生間、同學間親密而廣泛的互動關係。」

除了執行理念本質的不同,季淳也邀請校內國際事務專業的教授擔任諮詢委員,避免書院課程與既有的專業科目或通識課程有所重複。而透過申請比例分配機制,季淳期望九院34系都有學生參與,在彼此不同的學習特質間激盪出各式火花。

「國際發展書院只有七個學分,做得很輕淡,但所謂百年樹人,這並非一蹴可幾」,季淳坦言,博雅書院教育的內涵難以言喻,成效也非立竿見影,像一陣風,看不到摸不著,但風吹的時候你知道。」他以春風化雨來形容,期待讓學生感受到與過去不同的學習模式,「也許在同學們日後的某一天產生了某些影響,那就值得了。」

秉持著「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大學之道,政大致力推動具備政大特色、台灣特色的書院環境,期許學生在全球化的脈動中,藉由思辯過程以培養獨立思維,同時以冒險犯難的精神去探討未知的事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國際發展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