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同學們好:

「青年行動論壇」這門課是學生跟老師都有作業的課;除了同學們有固定的作業,老師們也會在完全評閱完個人和小組作業之後,有一份簡單的回饋,它的內容會是提醒、鼓勵和建議...雖然還沒有到作業繳交的死線,但為了瞭解同學們的進度和想法,以便滾動修正課程;循例,我會快快把已經繳交的小組作業和個人作業看過一遍;我發現裡頭百花齊放,生猛有力,相當精彩,謝謝你們,讓看作業成了一種享受,收穫很多。以下有幾個觀察和各位分享:

一、個人作業部份
(一)如果你演講那一天沒有來,或是想要在回想演講內容,育成老師有幫大家錄影,大家可以上網查看;心得不等於天馬行空,你可以自由闡述,但還是要依據共課內容!http://trc01.pixnet.net/blog/post/87470586

(二)大學
社會創新的引擎,裡頭的人懂得批判、反思,習慣問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才會有成長的動力;在各位的報告中,我看見就業導向學科背景同學的反省和左傾,對政治精英和資本主義有更深沈的思考,並開始追問:「政策反應的是誰的偏好和價值,以及誰獲利?」;至於基礎學科背景的同學,除了維持一貫的反骨(好樣的!),也開始往反方向走,練習洞察、傾聽不同的聲音...

(三)這一門課,不是要培養你成為學術人,而是要讓你知道真實的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價值兩難。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很難透過教科書,給你一套固定的說法;你得打破學習的慣性,把袖子捲起來,留點汗,努力在歸納、演繹和觸類旁通中,問問題,找(自己的)答案。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我們很難,也不願意經由一個知識權威(無論是共課講者或這堂課的老師),給你(看似合理)滿意答覆;你得打破思考的慣性,把袖子捲起來,留點汗,練習在爭議中,思考如何兼顧理想和現實、浪漫和效率、公益和私利、主流和邊緣、基進和漸進、當下和未來。ps.你開始流汗了嗎!? 

(四)無論你的意見/立場是什麼,有一個小提醒是:練習往反方向走,站在對立的兩端之上,看見全貌、脈絡、細節。努力察覺不同學科訓練、社會位置和生命經驗的人,在乎什麼,怎麼問問題。在練習尋找彼此交集的同時,也不忘回過頭來挑戰自己(老師們)的「框架」,把自己的心給撐開,你才會頭好壯壯,長得更好。當然,要建立新的習慣總是辛苦的。在這個往反方向走的過程,你一定會不習慣,但你得先練習改掉貼標籤(和自己意見相左,就草率評論)的毛病;輕易批評和批判思考不同,「妄下論斷」很可能會讓你只聽見你想聽的,看見你想看的;而這是決定你的世界有多大的關鍵,也是決定你是一般人/還是領導人的最大分野。這個練習好難,我也正在練習,你要不要一起!?

(五)當你在思考、觀察和對待某一個議題時,一定有些看不見的聲音(意見領袖、權力、學科訓練、非理性的情感...生命經驗)在左右你的選擇和判斷。無論你的意見/想法是什麼,稍微停一下,想一想「誰」在影響你?「他們」為何說?如何說?你又為什麼要聽「他(們)」的話?。推薦你看《全面啟動這部電影;男主角李奧那多的工作就是在幫客戶在他的競爭對手的腦袋裡植入想法(意識),他說只要把一個想法放在對方的腦袋裡,它就會像病毒(種子?)一樣蔓延開來;請讓我提醒你,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好多人很會散佈思想的種子(製造需要、創造希望或販賣恐懼),我們要留心,不要好傻好天真,被別人在腦袋播種而渾然不知...

二、小組作業部份
Problems和questions不一樣,但中文常常都翻成「問題」。為了作以下討論,我暫時將Problems翻為難題;而questions則譯作問題。定義「難題」最簡單的方式是理想和現況有所差距,例如:我的手機壞了,這是一個實際發生的難題(problems)。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很自然的會問「哪裡有在修手機?多少錢?要多久?」之類的問題(questions)。如果你可以區別兩者的不同,接著我們用「臺灣如何深耕文化創意產業?」這個議題來練習一下。

這是一個為了解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所提出來的問題(questions),提問的主詞可以是政府、民間企業、第三部門,或個人。從同學們的個人作業一和小組作業一,我發現普遍的問題是,大家容易跳過問題的建構,而直接進入解決方案(問how to do something?);如果跳過這個步驟,我猜,你對那個理想的未來長怎樣,可能是模糊的!如此一來,你(們)就容易被捲進技術上的爭議而出不來。

個人和小組作業一的主要目的,是釐清不同部門在某一個議題上,他們想要的未來是什麼,基於何種原因,而求不得;因為求不得,所以遇到許多「難題」(problems)。你(們)要做的第一步,是先把難題是什麼說清楚。因為擔心你們會迷路,會挫折,會不想做,所以我試著用「第二部門*文化創意」這一組的角度,提供幾個路標給各位參考,希望你們順順利利的,不要[卡關]:
路標1:第二部門(的誰),在霧社街議題上遇到什麼難題/為什麼?
路標2:這些難題從什麼時候開始?對第二部門(的誰)的影響是什麼?
路標3:第二部門(的誰),打算怎麼解決難題?具體做了哪些回應?
路標4:第二部門(的誰),想要做的跟實際做的,有落差嗎?如果有,原因是什麼?
路標5:第二部門的回應策略,對其他部門,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路標6:如果難題沒有解決,對臺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衝擊是什麼?

困難嗎!?如果會,那是正常的,因為那表示你的經驗值在攀升
努力一下啦,掙扎過的才會深刻。
如果你(們)能夠回答上面六個問題,那就表示第一個作業順利完成;如果有些困難,就再加油一下!

21d16a4efb210931eddfe47ad8b7358b  

明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國際發展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